立秋已至
梭子蟹開始膏肥黃滿
不少市民朋友已經(jīng)迫不及待
品嘗“秋天的第一只梭子蟹”
然而,在享受美味的同時
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常州疾控提醒
吃蟹有講究,健康更重要
警惕寄生蟲與細菌感染
梭子蟹生活在海洋中,可能攜帶副溶血性弧菌、諾如病毒、肺吸蟲等病原體。若食用未徹底煮熟的螃蟹,可能導(dǎo)致腹瀉、嘔吐甚至更嚴重的感染。
疾控建議
徹底煮熟:蒸煮時間不少于15分鐘,確保蟹肉完全變紅、蟹黃凝固。
避免生食:如醉蟹、腌蟹等未充分加熱的吃法風(fēng)險較高。
小心過敏風(fēng)險
螃蟹是高蛋白食物,部分人群可能對其過敏,出現(xiàn)皮膚瘙癢、紅腫、呼吸困難等癥狀。
疾控建議
首次食用梭子蟹者少量嘗試,觀察是否有過敏反應(yīng)。
過敏體質(zhì)者、哮喘患者謹慎食用。
避免重金屬富集
近海螃蟹可能富集重金屬(如鎘、鉛),長期過量食用可能影響健康。
疾控建議
適量食用,每周不超過2-3次。
去除蟹鰓、蟹胃等易富集污染物的部位。
特殊人群需注意
痛風(fēng)患者:螃蟹嘌呤含量高,可能誘發(fā)痛風(fēng)發(fā)作。
孕婦、兒童:需確保螃蟹新鮮且完全煮熟,避免腸胃不適。
選購與儲存要點
選活蟹:外殼光亮、反應(yīng)靈敏,避免死蟹(死后易滋生細菌)。
及時烹飪:購買后盡快處理,暫存需冷藏(0-4℃)。
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健康吃蟹,享受美味
梭子蟹雖鮮美,但安全第一
遵循以上建議
才能讓“秋天的第一只梭子蟹”
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來源:常州疾控 病原生物檢驗科 江錦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