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糖尿病地圖 2025 版》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超 2.23 億,患病率達 13.67%。并且我國 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超重 / 肥胖的比例已經接近 70% 。
肥胖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它如同一個隱藏在身體內的 “定時炸彈”,會增加多種疾病的發(fā)病風險,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還會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引發(fā)自卑、焦慮等情緒問題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肥胖更是雪上加霜。肥胖不僅會引發(fā)胰島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發(fā)生,長期的血糖波動還會損傷全身的組織和器官,導致心、腦、眼、腎等多處出現嚴重并發(fā)癥 。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減重能夠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帶來諸多健康獲益 。這里所提及的減重健康獲益主要針對 2 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主要源于遺傳和(或)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抵抗,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不能有效利用胰島素。在這一類型中,肥胖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 國際權威的DiRECT試驗(糖尿病緩解臨床試驗)揭示了減重與糖尿病緩解的劑量-反應關系:減重15公斤或以上:緩解率86%。減重10-15公斤:緩解率57%。減重5-10公斤:緩解率34%。減重不足5公斤:緩解率僅7%。
生活方式干預進行長期體重管理是預防和管理T2DM的德重要方式。對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吃動平衡”不僅是簡單的生活建議,更是逆轉病情、重獲健康的核心策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探索如何通過吃動平衡,開啟健康逆轉之旅。
小提示
糖尿病肥胖管理需要分層管理,不同患者情況不同,治療方式也有所差異。一般情況下,可先嘗試生活方式干預,如飲食控制與運動。對于體重管理效果不佳、BMI 達到一定標準且符合相關適應證的患者,在醫(yī)生評估后,可考慮使用兼具減重作用的降糖藥物或減肥藥物,甚至代謝手術等治療方式
一、吃動失衡——
肥胖與糖尿病的“幕后推手”
肥胖型糖尿病的形成,與飲食和運動的失衡密切相關?,F代人常攝入過多高糖、高脂肪食物,像含糖飲料、油炸食品等,而運動量卻嚴重不足。長期熱量攝入遠超消耗,脂肪在體內堆積,引發(fā)肥胖。肥胖會使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島素無法正常發(fā)揮降糖作用,導致血糖升高,進而引發(fā)糖尿病 。所以,打破這種失衡狀態(tài),是解決肥胖與糖尿病問題的關鍵。
二、科學飲食:
控糖減脂的基石
?。ㄒ唬┯嬎銦崃浚侠硪?guī)劃會
根據個人年齡、性別、體重、活動量等因素,精準計算每日所需熱量,通常在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將熱量攝入控制在合理范圍,創(chuàng)造適度的熱量缺口,以達到減重目的。正常減重速度對應的每日熱量缺口通常建議控制在 500-750 千卡,這一范圍可實現每周 0.5-1 公斤 的健康減脂目標。以下是具體解析:
1.基礎原理
每公斤脂肪約含 7700 千卡 能量。若要每周減少 0.5-1 公斤脂肪,需制造 3850-7700 千卡 的總缺口,即每日 550-1100 千卡。但實際應用中,每日缺口不宜超過 750 千卡,否則可能引發(fā)肌肉流失或代謝下降。
2.速度分級與對應缺口
1)溫和減重(每周 0.5 公斤):每日缺口約 500-600 千卡,適合長期堅持且對飲食調整壓力較小的人群。
2)適中減重(每周 0.75 公斤):每日缺口約 600-800 千卡,需結合飲食控制與規(guī)律運動。
3)快速減重(每周 1 公斤):每日缺口約 800-1000 千卡,僅建議在專業(yè)指導下短期使用,且需保證蛋白質攝入(每公斤體重 1.6-2.2 克)以減少肌肉流失。
(二)均衡膳食,營養(yǎng)搭配
主食選擇:減少白米白面等精制谷物,用燕麥、糙米、全麥面包等全谷物和雜豆類替代部分主食,它們富含膳食纖維,消化吸收相對緩慢,有助于穩(wěn)定血糖。
蛋白質攝入:選擇優(yōu)質蛋白質來源,如雞胸肉、魚蝦、瘦牛肉、豆腐、雞蛋、低脂奶制品等。蛋白質不僅能增加飽腹感,還對維持肌肉量至關重要,而充足的肌肉量可提高基礎代謝率,幫助消耗更多熱量。
蔬果搭配:多吃各種綠葉蔬菜,如菠菜、西蘭花、生菜等,它們熱量低、膳食纖維豐富,且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水果可選擇低糖的蘋果、藍莓、柚子等,但要控制食用量,避免因攝入過多果糖導致血糖升高。
脂肪攝入:減少動物油、黃油等飽和脂肪的攝入,選擇橄欖油、亞麻籽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健康油脂,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ㄈ┥偈扯嗖?,規(guī)律進食配
避免暴飲暴食,將一日三餐合理分配,可在兩餐之間適當加餐,如吃一小把堅果、一片低糖水果等,既能防止饑餓過度導致下一餐進食過量,又有助于穩(wěn)定血糖。
三、適度運動:
加速代謝的“引擎”
?。ㄒ唬┯醒踹\動,燃燒脂肪
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跳有氧操等。這些運動能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脂肪燃燒,降低體脂率。運動時保持適當的心率,一般中等強度運動的心率范圍為(220 - 年齡)×(60% - 70%) 。例如,50歲的人,運動時心率保持在102 - 119次/分鐘較為合適。
?。ǘ┝α坑柧?,增肌降糖
將力量訓練納入運動計劃,如使用啞鈴、杠鈴進行簡單的手臂、肩部、腿部訓練,或者做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蹲等自重訓練,每周進行2 - 3次。力量訓練能增加肌肉量,而肌肉是消耗熱量的“大戶”,肌肉量增加可提高基礎代謝率,使身體在休息狀態(tài)下也能消耗更多熱量。同時,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能力增強,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ㄈ╈`活運動,融入生活
除了專門的運動時間,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增加活動量,如步行上下樓梯、站立工作、步行或騎自行車代替開車等,積少成多,也能消耗不少熱量。
?。ㄋ模┳⒁膺\動安全
運動前做好熱身,選擇合適的鞋子;避免在血糖過高或過低時運動,隨身攜帶糖果以防低血糖。
四、監(jiān)測與調整:
個性化的健康管理
在實施吃動平衡的過程中,要密切監(jiān)測體重、血糖、血壓、血脂及尿常規(guī)等指標。定期記錄飲食和運動情況,根據身體反饋及時調整計劃。
五、生活方式調整
?。ㄒ唬┍WC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影響代謝,建議每晚睡7-8小時。
?。ǘ┚徑鈮毫Γ洪L期壓力過大會導致激素紊亂,不利于減重和血糖控制,可通過冥想、聽音樂等方式放松。
肥胖型糖尿病并非不可逆轉,只要堅持吃動平衡的科學減重方法,結合定期的健康監(jiān)測和專業(yè)指導,多數患者都能看到體重下降、血糖改善,逐步擺脫疾病困擾,重新擁抱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邁出改變的第一步,開啟逆轉健康的希望之旅!
參考文獻
1. Seagle, H. M., et al. (2025)。 Lifestyl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and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Adults.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June 10, 2025.**
2. Riddle, M. C., et al. (2021)。 Consensus Report: Defi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mission in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 *44*(10), 2438–2444. / Diabetologia, *64*(11), 2359–2366.**
3. 緩解2型糖尿病中國專家共識。 (2021)。中國糖尿病雜志, *29*(9), 641–652.**
4. 糖尿病患者體重管理專家共識(2024版)。 (2024)。中華糖尿病雜志*, *16*(4), 361–372.**
作者:王玉榮
魯北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醫(yī)院 主治醫(y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