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婷婷国产麻豆精品,国内精品久久久影院,国产福利午夜波多野结衣,在线不卡av天堂,四虎影视亚洲精品,99福利在线,一出一进一爽一粗一大视频免费的,精品视频入口,亚洲三级黄色,国产在线一91区免费国产91

  • <strike id="6uqak"><menu id="6uqak"></menu></strike>
  • <fieldset id="6uqak"><menu id="6uqak"></menu></fieldset>
    <del id="6uqak"></del>
    <dfn id="6uqak"><center id="6uqak"></center></dfn>
  • 客戶端
    食品晚九點
    國際食品
    最新搜索: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資訊 » 中國食品 » “2024年食品行業(yè)十大熱門詞匯”榜單揭曉 “油罐車”居首位

    “2024年食品行業(yè)十大熱門詞匯”榜單揭曉 “油罐車”居首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時間:2025-03-03 10:49 來源:食品伙伴網 
    核心提示:2024年12月4日-31日,我們在食品論壇向廣大網友征集了2024年食品行業(yè)熱門詞匯,在各位網友的積極參與下,共提出100多個詞匯,根據提名次數和在食品資訊頻道出現的熱度,我們從這些詞匯中篩選出16個推薦詞匯,并于2025年1月6日-2月19日在食品論壇投票,同時增加了“食品論壇”“食品伙伴網訂閱號”“食品晚九點” 三個微信渠道,期間共有1240 位經過審核認證的注冊網友參與投票,最終選出“油罐車”、“脫氫乙酸鈉”、“國家標準傳播權”等十大熱門詞匯。
       【編者按】自2005年開始,由網友GIGI提議,食品伙伴網主辦的《食品人看食品事——食品行業(yè)十大熱門詞匯》評選活動,在食品論壇網友及行業(yè)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已成功舉辦了19屆。活動秉承“匯聚行業(yè)熱點,把握行業(yè)方向”的主旨,通過對熱點事件的關注,督促行業(yè)不斷前行。
     
      食品伙伴網訊 2024年12月4日-31日,我們在食品論壇向廣大網友征集了2024年食品行業(yè)熱門詞匯,在各位網友的積極參與下,共提出100多個詞匯,根據提名次數和在食品資訊頻道出現的熱度,我們從這些詞匯中篩選出16個推薦詞匯,分別是:油罐車、配料表打假、脫氫乙酸鈉、槽頭肉、熏硫枸杞、淀粉腸、國家標準傳播權、飲用水溴酸鹽、天價酒宣傳、學校食品變質肉、直播帶貨、鬼秤、小林制藥紅曲風波、數字標簽、黃燜雞米飯中毒、月餅新規(guī)。
     
      2025年1月6日-2月19日,我們在食品論壇號召廣大網友投票,同時增加了“食品論壇”“食品伙伴網訂閱號”“食品晚九點” 三個微信渠道,期間共有1240 位經過審核認證的注冊網友參與投票,最終選出“油罐車”、“脫氫乙酸鈉”、“國家標準傳播權”等十大熱門詞匯。
     
      投票結果顯示,“油罐車”居2024年食品行業(yè)熱門詞匯榜首,“脫氫乙酸鈉”、“國家標準傳播權”分別列第二位、第三位。具體情況如下:
      1、油罐車(得票數780   關注度63%)
     
      2024年7月初,媒體報道的“油罐車化工油食用油混裝”事件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
     
      據報道,有罐車司機向媒體透露,食品類液體和化工液體運輸混用且不清洗,已是罐車運輸行業(yè)里公開的秘密。2024年5月份,媒體記者對此進行了長時間的追蹤調查,發(fā)現國內許多普貨罐車運輸的液體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漿、大豆油等可食用液體,也運送煤制油等化工類液體。為了節(jié)省開支,不少罐車在換貨運輸過程中不清洗罐體,有些食用油廠家也沒有嚴格把關,不按規(guī)定去檢查罐體是否潔凈,造成食用油被殘留的化工液體污染。上述報道提到匯福糧油集團和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兩家企業(yè)的名字。
     
      2024年7月6日,中儲糧集團發(fā)文表示,針對近日媒體關于罐車運輸油罐混用的報道,中儲糧集團公司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在2024年7月2日要求下屬油脂公司開展排查的基礎上,從2024年7月5日開始在全系統(tǒng)深入開展專項大排查。對于檢查發(fā)現存在違反規(guī)定的運輸單位和承運車輛,立即依法終止運輸合作,并列入集團公司服務采購“黑名單”;對發(fā)現的重大問題,主動向有關監(jiān)管部門報告。對于直屬企業(yè)及員工違反操作規(guī)程和工作紀律的,從嚴從快嚴肅處理。
     
      2024年7月9日,國務院食安辦成立聯合調查組徹查罐車運輸食用油亂象問題,對于違法企業(yè)和相關責任人,將依法嚴懲、絕不姑息。同時舉一反三,組織開展食用油風險隱患專項排查。調查處置結果將及時公布。
     
      2024年8月25日,國務院食安辦通報對媒體反映的“罐車運輸食用植物油亂象問題”調查處置情況。
     
      聯合調查組分赴河北、天津、內蒙古、陜西四地開展聯合調查,追查涉事產品流向,核查涉事責任人員及責任單位的違法行為,分析問題原因,理清各方責任。同時,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全鏈條清理排查,從各地清查情況看,截至目前,未發(fā)現其他同類問題。聯合調查組經調查核實后認定,罐車混運食用植物油事件性質極其惡劣,違反基本常識,踐踏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是典型的行為違法犯罪,必須嚴厲打擊。
     
      其中,在責任認定方面,依法對涉事7家企業(yè)給予行政處罰:對河北邢臺卓然聯合運輸車隊,依法收繳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處罰沒款合計約168萬元;對河北邢臺皓源物流有限公司,依法收繳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處罰沒款合計約151萬元;對河北邢臺金谷倉物流有限公司,依法處罰沒款合計約192萬元;對陜西勉縣新力油脂有限公司,依法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約30萬元;對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百勝隆糧油有限公司,依法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約26萬元;對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依法處罰款約286萬元;對河北三河匯福糧油集團精煉植物油有限公司依法處罰款約251萬元。涉事地區(qū)河北邢臺是問題罐車所在地,對罐車運輸失管失察,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負有領導責任,相關監(jiān)管部門人員負有責任,由地方紀檢監(jiān)察機關依法依規(guī)追責問責。對調查過程中地方發(fā)現的公職人員可能存在的失職瀆職不作為問題,由當地紀檢監(jiān)察機關介入調查。
     
      此次事件也暴露了我國在食用油運輸方面存在的問題。食用油運輸方面迄今尚無強制性國家標準,現行《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規(guī)范》為推薦性國家標準,主要對運輸作業(yè)作出規(guī)范,對企業(yè)不具有強制約束力。
     
      因此,2024年8月27日,市場監(jiān)管總局標準技術司經研究,決定對《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wèi)生要求》擬立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4年9月2日。
     
      2024年9月3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fā)布關于下達《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wèi)生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計劃的通知,將《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wèi)生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計劃下達給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項目周期為2個月。
     
      2024年11月,市場監(jiān)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fā)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GB 44917-2024《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wèi)生要求》,將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界定了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的術語,規(guī)定了散裝運輸容器基本要求、清潔、維護和管理,運輸作業(yè),記錄等衛(wèi)生要求。
     
      網友點評:
     
      在網友們看來,油罐車事件反映的不僅僅是對法律的挑戰(zhàn),更是對人類最基本道德準則的肆意踐踏,讓本就脆弱的食品安全國民認同感,更是雪上加霜。法律不是萬能的,法律不可能完全覆蓋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監(jiān)管機構的人力、物力也做不到對所有環(huán)節(jié)的無縫隙監(jiān)管。我們在遵守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同樣也應該遵守基本的道德準則。
     
      同時,絕大多數網友認為,油罐車混裝亂象暴露出監(jiān)管漏洞和企業(yè)責任缺失,監(jiān)管上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企業(yè)未盡到主體責任。食品安全無小事,油罐車亂象的整治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嚴格監(jiān)管,還需企業(yè)自律和公眾監(jiān)督,亟需加強行業(yè)規(guī)范和執(zhí)法力度,通過加強管理、完善監(jiān)管和立法,并提高透明度,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重建公眾信任,共同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然而,也有網友提出,當前的監(jiān)管貌似被標簽投訴和事務性工作占用了大量精力,忽視了生產運輸環(huán)節(jié)的一些關鍵性問題,缺少去發(fā)現和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的精力和動力。所以,“油罐車”事件給食品以及相關行業(yè)的監(jiān)管模式提出了新挑戰(zhàn)——如何建立“交叉”領域的監(jiān)管機制,才能使得其中涉及食品安全與質量的問題能夠被妥善處置,以及隱患能夠被及時發(fā)現。只有解決這個問題,才能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fā)生。
     
      還有網友認為,強監(jiān)管只是治理的一面而已,既然是不當利益驅動和成本壓縮催生的事,還應當從利益層面給予合理的疏通,否則只是治標罷了。
     
      部分網友認為,一個違法行為催生了一個國家強制性標準。食品安全事件的發(fā)生,客觀上倒逼食品標準法規(guī)的修訂完善,并加速了相關標準的制修訂進程。
     
      但也有網友表示,產品執(zhí)行標準里面都包含了道路運輸環(huán)節(jié),都會引用到這些推薦性標準,引用了就是強制執(zhí)行,所以這些標準是強制性還是推薦性影響不大,重點是有沒有去執(zhí)行,有沒有執(zhí)行到位。

      2、脫氫乙酸鈉(得票數601  關注度48%)
     
      從“螞蟻吃月餅死亡”的視頻到“面包等烘焙食品里加了防腐劑脫氫乙酸鈉,就成了‘毒面包’”、“中國出口至韓國的月餅因檢出脫氫乙酸鈉被拒收”等言論,脫氫乙酸鈉這一不為眾人所知的“生僻詞”突然被揭開神秘面紗,走入消費者視野。
     
      脫氫乙酸鈉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從添加劑種類具體來說,脫氫乙酸鈉是低毒高效的廣譜性防腐劑。對霉菌、酵母菌、細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相較于苯甲酸鈉、丙酸鈣和山梨酸鉀等一般需要在酸性環(huán)境下才能發(fā)揮最大效果的防腐劑,脫氫乙酸鈉適用范圍寬泛得多,抑菌效果受酸堿度的影響較小,pH值在4至8的范圍內都比較強。因為價格低廉,被廣泛運用在食品領域。有著高含水量、質地松軟屬性的面包、糕點等烘焙食品是細菌理想的“溫床”,商家為了延長產品保質期,通常會添加脫氫乙酸鈉。
     
      2024年3月,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對一些食品添加劑的適用范圍和用量進行了調整,其中刪除了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淀粉制品、面包、糕點、焙烤食品餡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規(guī)定,同時降低了它在腌漬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原先的1克/千克調整為0.3克/千克,這些都是依據毒理學數據進行的正常的標準調整。新標準于2025年2月8日開始實施,有1年過渡期。
     
      自新國標發(fā)布以來,不少品牌已經積極調整配方。豪士面包于2024年9月22日宣布,即日起生產的面包全面去除脫氫乙酸鈉。桃李面包官方微博宣布,自2024年10月21日(含)起,桃李新生產的所有產品都將不再添加脫氫乙酸鈉。同日,三只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達利園、盼盼方面回應媒體稱產品正在更替中。
     
      網友點評:
     
      “合規(guī)”不僅僅是被動的適應變化,更要提前未雨綢繆,甚至主動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
     
      隨著食品消費結構的變化,像面包、糕點等烘焙類食品消費量明顯增多,為避免脫氫乙酸鈉累積后超過安全限值,同時基于有更安全的防腐劑可選擇等因素,國家對其使用范圍和限量進行了調整,屬于正常情況。脫氫乙酸鈉并沒有全面禁止,僅僅是縮小了使用范圍,降低了使用限量。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對于面包、糕點等食品,為了防止腐敗變質,商家即使不添加脫氫乙酸鈉,也會使用其他防腐劑,這也是為了消除和降低食品中生物危害的正常做法。新標準的修訂,使脫氫乙酸鈉成為食品行業(yè)關注的熱點。
     
      但是,近些年,隨著自媒體的興起,不少人靠著炒作科技與狠活來博取流量,本是再平常不過的標準修訂換版調整使用范圍,被妖魔化炒作的談“脫氧乙酸鈉”色變,甚至各種陰謀論版本都出來了,只能說新媒體時代的亂象之一。很多網友認為,對于某些靠歪曲事實來博取流量的自媒體,監(jiān)管力度是遠遠不夠的,新媒體平臺的自律和監(jiān)管是時候規(guī)范一下了。
     
      因此,該事件引發(fā)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擔憂,尤其是對食品添加劑的恐懼心理。有網友建議,國民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普及是一項長期的事業(yè),相關部門和企業(yè)需加強科普宣傳,提高信息透明度,幫助公眾科學認識食品添加劑的作用與風險。
     
      也有網友提醒,企業(yè)需及時關注法規(guī)標準動態(tài),及時調整,確保產品合規(guī)。消費者也不必過于恐慌,只要嚴格遵循國家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風險是可控的。食品從業(yè)者及消費者需要理性對待。
     
      還有網友認為,2025年以及未來數年,脫氫乙酸鈉禁用或降低限量的食品將會是抽檢不合格的主要類別。同時,因為無法有效平替而催生的其他違法添加或保質期內霉變的案例也會明顯增加。因此有網友建議,監(jiān)管部門需加強抽檢力度,嚴厲打擊違規(guī)行為,同時推動食品行業(yè)研發(fā)更安全的防腐替代品。
     
      3、國家標準傳播權(得票數534   關注度43%)
     
      2023年8月,中國質量標準出版?zhèn)髅接邢薰荆ㄙ|量標準公司)以國家標準中的推薦性國家標準為其享有著作權的作品為由,向煙臺富美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食品伙伴網)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經濟損失約788萬元。經過煙臺中級人民法院一審(2024年2月)和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2024年6月)判決:煙臺富美特侵害原告中國質量標準出版?zhèn)髅接邢薰鞠碛械纳姘竿扑]性國家標準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刪除食品伙伴網上涉案權利作品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15 萬元。
     
      2024年06月19日,曹知知產微信公眾號發(fā)布題為“質量標準出版公司與富美特公司國家標準二審案宣判””的文章,將案件相關判決書內容予以發(fā)布。
     
      2024年07月5日,中國質量標準出版?zhèn)髅轿⑿殴娞柊l(fā)布題為“國家標準版權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文章,說明了案件相關情況,指出食品伙伴網非法盜版國家標準,并向社會傳播,嚴重擾亂了國家標準的正常出版?zhèn)鞑ブ刃颉?/div>
     
      2024年7月18日,食品伙伴網就案件在其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相關說明“關于中國質量標準出版?zhèn)髅接邢薰酒鹪V食品伙伴網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件的說明”,公布了一審二審的起訴狀、答辯狀和判決書等內容,并表示尊重法院判決,積極履行相關判決內容,甄別相關涉案國家標準并停止下載,同時會繼續(xù)依據法律程序,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以及向人民檢察院提起申訴,也將積極與國家相關部門溝通,繼續(xù)推動國家標準包括推薦性國家標準的免費傳播。
     
      后續(xù)食品伙伴網相繼公布了中國質量標準出版?zhèn)髅接邢薰景l(fā)起的第二輪訴訟的起訴狀以及食品伙伴網的答辯狀等內容。
     
      相關案件說明一經發(fā)布,迅速引起食品相關行業(yè)朋友的關注,網友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發(fā)表個人觀點,討論熱烈。
     
      在新浪微博和知乎上的相關話題關注度達到1000多萬,一度成為熱搜話題。據不完全統(tǒng)計,該事件相關的新浪微博話題#網站因提供免費下載食品標準被判賠15萬#,1000萬多閱讀,4300多討論,1.2萬多互動;知乎話題“某網站因提供免費下載國家食品標準,被判賠15萬,這個判罰合理嗎?”,相關閱讀約170萬,1500多個回答,4300多個關注。
     
      同時,案件還受到了光明網、南方周末、大河報、封面等多家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2024年7月27日,封面新聞發(fā)布題為《食品標準能否免費下載?一起“官告民”案件背后的“標準版權”爭議》的文章。
     
      2024年8月9日,大河報發(fā)布題為《“國家標準”為何不能免費下載使用?》文章。文章認為,在公眾的樸素認知里,標準需要免費、公開、大規(guī)模傳播。標準的制定,目的是為了使人遵守,應當以大眾傳播、宣傳使用為首要目標,而不是收費。
     
      2024年8月16日,南方周末發(fā)布題為網站提供推薦性國標免費下載被巨額索賠,國家標準不應成為行政壟斷的搖錢樹》的文章。文章指出,國家標準的性質,決定了其應該得到更廣泛的傳播,應該推動包括推薦性標準在內的所有國家標準免費公開,允許并鼓勵企業(yè)和個人傳播國家標準,使國家標準更好地起到規(guī)范作用,而不是被個別行政壟斷機構當成牟利的搖錢樹。
     
      2024年8月21日,光明網發(fā)表評論員文章《免費下載國家標準有侵犯風險?這不正常》。文章強調,“評議這些案件,有一個基本的‘常識’不應該被忽視:國家標準——無論是強制性的還是推薦性的,目的都應該是要最大程度方便社會的使用,而不該是束之高閣,成為某些主體‘獲利’的工具。讓社會可以便利、‘安心’地免費下載和使用國家標準,讓企業(yè)可以放心地提供方便民眾的免費下載國家標準的服務,這不該成為一件難事。”
     
      此外,很多自媒體賬號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嗶哩嗶哩、小紅書等平臺進行了觀點闡述和探討,引發(fā)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和討論。前央視主持人趙普在微信視頻號發(fā)布《免費提供國家標準下載被判侵權賠償15萬》,引發(fā)廣泛關注和討論。在嗶哩嗶哩上,短視頻《免費公開國標成了“侵權”?為什么國標也會有版權?》吸引了147.9萬瀏覽和6544條評論。而在微信平臺上,從市監(jiān)長纓《贏了15萬,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到ISO認證君《以后你可能不能再從食品伙伴網下載標準了》,再到如輿見君《一網站因提供國家食品標準免費下載 法院判賠中字頭企業(yè)15萬 為什么?》,大雨吃瓜《深度解析:食品伙伴網“免費午餐”變侵權風波,國家標準公開之路何去何從?》,code七《原來法律還可以這樣用,某網站因提供免費下載國家食品標準,被判賠 15 萬,這個判罰合理嗎?》,GIS民工《國家標準難道不應該公開嗎?》,食品人說食品事兒《收費不利于標準推廣:對食品伙伴網因分享推薦性國標成被告被罰的思考》,廣慶來了《某網站因提供免費下載國家食品標準被判賠15萬,合理嗎?》,家居筆記《食品伙伴網免費提供食品標準被起訴賠償15萬,網友怒了》,關務范兒《國家標準實在不是個合適的“搖錢樹”》等原創(chuàng)微信推文近百篇,都對這個事件進行了相關的討論。
     
      網友點評:
     
      近年來,關于國家標準應免費公開的呼聲日益高漲。網友們一致認為,推薦性國家標準與強制性國家標準一樣,都是由國家政府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立項、編制和發(fā)布。由于其工作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資金,項目成果自然應該免費向社會公開。對此,網友們呼吁,相關部門應加快推動標準公開化進程,確保公眾便捷獲取信息,同時加強標準宣傳與普及,提升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共同構建更安全、更透明的食品環(huán)境。
     
      大多數網友認為,雖然推薦性國家標準是自愿采用,但在實際的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中,也會被廣泛參考和采用,對行業(yè)發(fā)展和規(guī)范具有重要意義。免費公開推薦性國家標準有利于提高標準的知曉度和應用范圍,促進技術推廣、行業(yè)交流和市場的規(guī)范化,同時可避免個別機構利用對標準的壟斷獲取不當利益,符合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則。
     
      對于國家標準傳播版權之爭,絕大多數網友認為,免費傳播國家標準,拉近了群眾與標準之間的距離,讓更多的群眾和企業(yè)了解標準、執(zhí)行標準,有助于促進產品標準化,提升產品質量,也是一項為民便民利民之舉。同時,版權之爭也推動了國家標準的免費下載進程,近期有關部門聽取行業(yè)的呼聲,開放了推薦性國家標準的免費下載,是非??上驳倪M步。
     
      但也有網友認為,知識產權與公共利益,既有融合也有矛盾,雖然現行相關法規(guī)中關于標準版權的歸屬槽點頗多,但卻有力推動了未來的改變。此事件暴露了很多食品專技人員的路徑依賴問題,在這個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的時代,這才是更應該重視和改善的。
     
      4、配料表打假(得票數526  關注度42%)
     
      2024年有兩起“配料表打假”事件引發(fā)輿情關注,分別涉及“東北雨姐”紅薯粉條事件、良品鋪子被舉報“配料表造假”事件。
     
      事件一:“東北雨姐”紅薯粉條事件
     
      2024年9月,有打假博主稱其購買“東北雨姐”直播間的紅薯粉條并送檢,“發(fā)現紅薯粉條中摻入了木薯淀粉,沒有紅薯成分”,引發(fā)廣泛關注。
     
      2024年9月26日,“東北雨姐”回應稱,9月21日已經將粉條送檢,會給粉絲一個滿意交待。
     
      2024年9月30日晚間,“東北雨姐”發(fā)布聲明稱在發(fā)生事件的第一時間,留樣產品已送到國標質檢部門,暫未檢測出紅薯粉和木薯粉的成分占比,截止目前的檢測結果顯示,二氧化硫、鋁殘留、鉛等各項檢測項目均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可以放心食用。聲明同時提到:凡是通過“東北雨姐”賬號售出的該款紅薯粉條,均可以通過訂單鏈接,先行全額退款處理。
     
      事件發(fā)生后,“東北雨姐”所在地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很快組成了由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牽頭多部門參與的聯合調查組,并立即對“東北雨姐”直播間所售的紅薯粉進行封存并送檢。
     
      2024年10月,“東北雨姐”紅薯粉條事件有了最終結果。
     
      2024年10月12日,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布了調查結果。經檢驗,“東北雨姐”直播推廣的紅薯粉條送檢樣品未檢出紅薯源性成分,檢出木薯源性成分,其他檢驗項目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經查,雨姐傳媒在直播中宣稱紅薯粉條“除了紅薯淀粉、飲用水、食用明礬,沒有亂七八糟的”“質量雨姐給你把控”等,與事實不符,屬于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依據相關規(guī)定,擬決定對雨姐傳媒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共計165萬元的行政處罰;責令雨姐傳媒暫停經營限期整改,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因紅薯粉條生產企業(yè)在外市,按照地域管轄原則,將相關線索移送屬地相關部門核查處理。
     
      2024年10月12日,朝陽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關于朝陽縣六河粉條制造有限公司有關問題的情況通報。2024年9月23日,該局對六河公司立案調查,進行現場檢查,并依法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將相關紅薯粉條送檢。經檢驗,植物源檢測結果為紅薯源性成分未檢出、木薯源性成分檢出,其他檢驗項目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該紅薯粉條配料表僅標明“紅薯淀粉、飲用水、食用明礬”,屬于含有虛假內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規(guī)定,擬決定對六河公司責令停產停業(yè),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共計671.76萬元。
     
      2024年10月12日晚,東北雨姐所屬公司雨姐傳媒發(fā)布聲明稱,近期有關該公司達人在直播中涉及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問題引起社會的關注,對此誠懇致歉。“這段時間以來,我們積極配合了相關部門的調查,接受相關部門的處理意見與處罰結果,愿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我們將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對公司開展全面內部整改,擔負起相應責任。”當晚,“東北雨姐”的客服表示,團隊已啟動對購買問題粉條消費者退一賠三工作。
     
      關于賠償問題,2024年10月15日,本溪滿族自治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表示,通報只是一個階段性的進展情況,所有的調查都還在進行當中。該工作人員還指出,市監(jiān)局并沒有強制性的手段,來要求經營者執(zhí)行相關法律,不過,他們正在盡力協調紅薯粉條退賠事宜。如果實在協商不成,消費者可以走司法途經維權。
     
      事件二:良品鋪子被舉報事件
     
      2024年11月,良品鋪子被舉報“配料表造假”事件引發(fā)廣泛關注。
     
      2024年11月3日,打假網紅@松哥打虎 發(fā)布視頻,稱自己在湖北武漢同打假博主@賞金獵人灰燼 一起打假良品鋪子多款產品,發(fā)現產品配料表造假,藕粉摻雜木薯淀粉;酸辣粉內未檢測出有“粉”。
     
      2024年11月4日下午,良品鋪子發(fā)布“聲明”稱,經初步排查相關產品在公司及生產商于本年度的多批次送檢中各項指標均合格。目前,屬地監(jiān)管部門已對相關產品抽樣并開展調查。
     
      2024年11月4日下午,武漢東西湖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情況通報》稱,已立案調查,并依法依規(guī)處置。
     
      2024年11月4日晚間,良品鋪子相關負責人表示,經初步排查相關產品在良品鋪子及生產商于本年度進行的多批次送檢中,各項指標均合格。其所訴藕粉分別于2024年6月、7月、9月送檢不同的檢測機構,進行包括特定基因成分鑒定在內的多項檢驗,檢驗結論:未檢出木薯成分。其所訴酸辣粉良品鋪子于2024年9月、10月分別送檢兩家檢測機構檢測,該款產品各項指標均合格,同時往年檢驗結果亦顯示紅薯粉餅中含有紅薯源性成分且未檢出玉米、小麥、木薯源性成分。送檢的多家機構均為具有CMA及CNS認證資質的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此外,公司在接到博主反饋的第一時間寄送樣品給第三方檢驗機構復檢。其中,針對酸辣粉粉餅原料的最新的基因檢測報告,預計本周可出具。
     
      2024年11月18日,武漢市東西湖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情況通報稱,結合兩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協查回函以及該局調查情況,舉報人反映的良品鋪子工業(yè)公司涉嫌委托生產的“‘桂香堅果藕粉’檢測出木薯成分”,“‘酸辣粉’未檢測出紅薯成分”的問題并不成立。
     
      對此,良品鋪子表示,打假網紅散布的不實輿論,嚴重干擾企業(yè)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給品牌聲譽帶來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目前,公司已固定相關證據對惡意造謠者報案處理,并將同步提起訴訟。同時,打假博主回應,將再次送檢。
     
      網友點評:
     
      配料表是消費者了解食品成分的重要依據,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健康安全。做食品應該有良心,配料表真實也是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標準GB 7718對食品企業(yè)基本要求之一。因此網友們一致認為,生產經營企業(yè)應加強自律,加強食品脆弱性評估與食品欺詐預防機制,誠信經營方能贏得消費者信任。不管是電商壓價還是行業(yè)內卷,都不是欺騙消費者的理由。
     
      在配料表上弄虛作假,隱瞞添加劑、虛標成分或夸大營養(yǎng)價值,這種行為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還可能對健康造成潛在危害。對此,網友們認為,監(jiān)管部門應重拳出擊,加大打擊力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形成有效的震懾作用。同時,需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guī),強化企業(yè)誠信意識,同時鼓勵公眾參與監(jiān)督,共同推動食品行業(yè)透明化、規(guī)范化發(fā)展,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另外,有網友認為,站在一個食品從業(yè)者的角度上,還是希望能多一些真正的、講事實、拿證據,真正關心食品安全的打假人,這也是“職業(yè)打假人”有正面意義的一面,本質上則屬于社會監(jiān)督。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在尊重和保護企業(yè)商業(yè)秘密的同時,如何避免企業(yè)以此為理由掩蓋違法行為,是國內外監(jiān)管部門都面臨的難題。但在對“吹哨人”的配套保護體系遠未完善的當下,暫時還只能指望以“打假人”“評測機構”為代表的社會監(jiān)督力量。
     
      還有網友提醒打假人,別老盯著標簽文字搞文字獄,多關注產品內在的質量問題,應該審視現有安全評價體系的缺陷,從實際行動上遏制“安全的假貨”這種不正?,F象毫無制約的蔓延下去。
     
      也有部分網友認為,新興的網紅帶貨成為造假重災區(qū),短視頻自媒體直播信息真假難辨,對不實輿論和無良媒體也要追究法律責任,絕不能姑息養(yǎng)奸,同時提醒消費者要仔細辨別。
     
      5、槽頭肉(得票數516  關注度41%)
     
      2024年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廚先生食品有限公司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梅菜扣肉,且生產車間存在衛(wèi)生不合格等問題。
     
      據爆料,當地有個別企業(yè)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預制菜梅菜扣肉,而這些肉中的淋巴和腺體清晰可見。槽頭肉,是指豬頭與軀干連接部位的肉,由于槽頭肉上淋巴較多,在日常生活中也被稱為淋巴肉。因為含有大量淋巴結、脂肪瘤和甲狀腺,屬于豬肉中必須進行嚴格“整修”的部分,通常品質較差且價格低廉。這些肉品通常會被剔除并用于制作工業(yè)級豬油,但在一些預制菜中卻被重新利用,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食用這些預制菜,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不少商戶向記者透露,用處理不干凈的劣質槽頭肉替代五花肉做梅菜扣肉預制菜,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事件一經曝光,相關市場監(jiān)管部門連夜行動,并發(fā)布情況通報。
     
      2024年3月15日晚,阜陽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情況通報稱,針對晚會曝光問題,屬地市場監(jiān)管、公安等聯合執(zhí)法組當即趕至現場,已對涉事企業(yè)進行查封,對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等現場封存。涉事企業(yè)法人代表已被公安機關傳喚到位。
     
      此外,從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獲悉,市場監(jiān)管總局高度重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曝光問題,連夜部署各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開展執(zhí)法行動,迅速核查處置涉市場監(jiān)管領域違法行為。針對個別企業(yè)使用槽頭肉制作預制菜的情況,安徽市場監(jiān)管部門聯合公安機關迅速控制槽頭肉生產企業(yè)負責人,封存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下架、召回被曝光產品,并對涉事企業(yè)予以查封。國務院食安辦將會同公安部、農業(yè)農村部、市場監(jiān)管總局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嚴厲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保障肉類產品質量安全。
     
      2024年5月,“槽頭肉”事件涉事企業(yè)處罰結果公布。
     
      2024年5月10日,阜陽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廚先生公司存在使用的食品原料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擅自改變生產布局,未按照法律規(guī)定履行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義務,未按規(guī)定事項制定并實施生產經營過程控制要求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東輝公司存在虛假標注生產日期,未按照法律規(guī)定履行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義務,未按規(guī)定事項制定并實施生產經營過程控制要求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春天公司存在使用的食品原料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未按規(guī)定事項制定并實施生產經營過程控制要求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
     
      針對上述情況,阜陽市市場監(jiān)管局對3家公司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給予警告,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對公司及法定代表人進行罰款。其中,對廚先生公司處貨值金額52.5萬元的8倍罰款420萬元,對其法定代表人王廣志處以2023年從廚先生公司取得收入6萬元的7倍罰款42萬元。對東輝公司沒收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的產品2617件,并處貨值金額33.73萬元的17倍罰款573.44萬元,對其法定代表人張來勇處以2023年從東輝公司取得收入4.2萬元的6倍罰款25.2萬元。對春天公司處貨值金額36.72萬元的8倍罰款293.76萬元,對公司法定代表人楊春天處以2023年從春天公司取得收入7.44萬元的6倍罰款44.64萬元。
     
      除行政處罰外,3家公司還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顯示,春天食品、廚先生公司違反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違法行為,被列入黑名單。東輝食品因生產經營的食品標簽、說明書含有虛假內容,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或者生產經營保健食品之外的食品的標簽、說明書聲稱具有保健功能,被列入黑名單。
     
      網友點評:
     
      槽頭肉,是指豬頭與軀干連接部位的肉,有的地方叫“刀口肉”或“血脖子肉”。一般200斤左右的豬,產出的槽頭肉可以有十幾斤左右。
     
      部分網友認為,槽頭肉需要去除淋巴結、脂肪瘤和甲狀腺等器官,才能用于制作食品,這在屠宰行業(yè)應該是個常識。實際存在的問題一是修正不徹底,二是修下淋巴結、脂肪瘤和甲狀腺等器官混雜在碎肉中流入低端市場做了產品。
     
      也有網友認為,有關部門不僅要執(zhí)法,更要普法,同時新聞媒體的報道更應該要專業(yè)、客觀。槽頭肉事件發(fā)生之后,新聞媒體一窩蜂的攻擊“槽頭肉”,自媒體為了流量更是瞎說八道,根本不提及“沒有病變淋巴結的槽頭肉是可以吃的”“割除病變淋巴結的槽頭肉是可以吃的”,導致公眾認為槽頭肉就是有害的?,F在是信息社會,如果國家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不能向公眾告知客觀的食品安全知識,可能會毀掉一個行業(yè)。
     
      一部分網友表示,使用劣質肉類并非預制菜行業(yè)的特有現象,此事件發(fā)生之前,就有部分社會輿論對預制菜持懷疑態(tài)度,此事件有可能進一步導致部分消費者對預制菜行業(yè)產生誤解,建議相關部門或企業(yè)做好信息澄清工作。
     
      還有網友建議,監(jiān)管部門需加強源頭管控和流通環(huán)節(jié)檢查,嚴厲打擊違規(guī)行為。消費者也應提高警惕,選擇正規(guī)渠道購買肉類產品,確保飲食安全。
     
      6、學校食品變質肉(得票數447  關注度36%)
     
      2024年10月中下旬,昆明官渡區(qū)長豐學校食堂“臭肉”事件引發(fā)廣泛關注。
     
      2024年10月16日,云南昆明官渡區(qū)長豐學校食堂疑提供變質豬肉給學生食用,引發(fā)家長們集體不滿,家長指責學校食堂“整盆肉都是臭的”,質疑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存在嚴重問題。
     
      2024年10月17日,昆明市官渡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官渡區(qū)教育體育局聯合通報稱,16日12時30分許,在接到官渡區(qū)長豐學校食堂豬肉有異味問題反映后,官渡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官渡區(qū)教育體育局立即趕赴現場。經初步調查,現場待加工豬肉感官氣味異常,執(zhí)法人員對食堂食材進行查封,并組織開展檢測、溯源工作。目前,已對涉事學校、企業(yè)立案調查,學校食堂已停止供餐。兩部門將依法依規(guī)開展調查處置,堅決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2024年10月19日晚,由昆明市官渡區(qū)市場監(jiān)管、教體、公安、農業(yè)農村、衛(wèi)健等部門成立的聯合調查組發(fā)布情況通報,公布了關于臭豬肉和凍牛肉的調查結論以及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處理情況。
     
      通報表示,經調查,該批次鮮豬肉為2024年10月16日當日宰殺,產地檢疫證和“兩證兩章”齊全。當日凌晨,在進行機器切片加工后,未做散熱處理并用雙層塑料袋分裝,在塑料袋中存放近4個小時,又在食堂室溫中擺放5個半小時,沒有冷鏈運輸和冷藏保存,因運輸及存儲不當導致變質變臭。此外,對家長反映的食堂有“2015字樣過期進口凍牛肉”問題,經調查,包裝標簽上的“2015 SIF”字樣為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yè)注冊編號,生產日期實為2024年5月,保質期2年。
     
      通報指出,長豐學校2024年8月委托云南潤升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承包經營食堂,但未按規(guī)定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備。長豐學校對食堂承包經營企業(yè)的經營資質審查及管理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一包了之”的問題,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學校校長未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未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對從業(yè)人員培訓不到位。經調查,云南潤升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具有營業(yè)執(zhí)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許可內容僅為預包裝食品銷售、散裝食品銷售2項,沒有從事餐飲服務的資質,承辦學校食堂屬于經營項目發(fā)生變化,其未按照規(guī)定申請增加經營項目,不能作為承包食堂的主體。在食堂經營過程中,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進貨查驗及食品貯存管理不當。
     
      調查組通報了對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處置意見,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對長豐學校。依法對長豐學校舉辦者云南金諾教育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學校法定代表人履行辦學主體責任不到位進行立案調查;對長豐學校校長和學校法定代表人作出免職處理;責令長豐學校建立完善校園食品安全監(jiān)管機制,切實落實學校領導陪餐制度,支持學生家長代表陪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條款,對長豐學校未按規(guī)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的行為,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學校經營不合格食品的行為處以10萬元處罰等。二是對涉事企業(yè)。對食堂承包經營企業(yè)云南潤升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經營項目發(fā)生變化,未按照規(guī)定申請變更的行為,責令停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46萬元,并處以568萬元處罰;對其經營不合格食品的行為,責令改正,并處以10萬元處罰;責令食材供貨商云南采云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停止經營,接受調查,并依據調查結果作出處罰。三是對相關單位和干部。由昆明市紀委監(jiān)委提級督辦,對相關部門和干部進行調查處理。目前已經對區(qū)教育體育局局長、區(qū)教育體育局分管副局長、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分管副局長作停職檢查處理。
     
      2024年10月19日,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劉洪建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校園食品安全有關工作。
     
      校園飲食安全一直是社會各界最為關心的事。食品安全是校園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和配餐企業(yè)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切實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定期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提升履職盡責能力和員工的食品安全意識;要嚴把食材進貨關、儲存關和加工關,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制度、規(guī)范食材加工過程,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監(jiān)管部門需要認真履職,依法對食品安全責任落實情況以及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及時指導學校和配餐企業(yè)落實食品安全措施,堅決杜絕食品安全隱患,確保廣大師生飲食安全。
     
      網友點評:
     
      大部分網友認為,校園食品安全一直是關注的焦點,它關乎著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從鼠頭鴨脖到食堂臭肉,每一次的校園食品安全問題都引來社會的強烈關注。針對曝光的問題,需要一些更有效的監(jiān)管措施,并且措施要落地,而不是流于形式地填填紀錄完事。
     
      也有網友認為,應當強制性規(guī)定校長、教師和學生同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學校食堂作為學生飲食的重要場所,本應嚴格把控食材質量,但部分供應商和學校食堂承包者為牟利,將變質肉類流入校園,嚴重威脅學生健康。此類事件不僅損害學生身體,更動搖公眾對校園食品安全的信任。
     
      還有網友表示,監(jiān)管部門需加強源頭管控和日常檢查,學校應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同時鼓勵家長和社會監(jiān)督,共同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確保學生吃得放心、健康成長。
     
      7、直播帶貨(得票數445  關注度35%)
     
      近年來,明星和網紅直播帶貨問題頻發(fā),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
     
      2024年9月9日,職業(yè)打假人王海發(fā)布視頻稱瘋狂小楊哥帶貨的“鮮多裕”假原切牛肉卷已被罰款50萬元,有4.2萬名消費者被騙,退一賠十只需要賠償4200萬元給消費者。
     
      根據《青山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鮮多裕在2023年11月24日和三只羊簽訂網絡推廣服務合同,讓三只羊旗下主播“瘋狂小楊哥”(張慶楊)在2023年11月25日到2024 年2月20日為“鮮多裕澳洲谷飼牛肉卷 4 斤”帶貨,銷售單價89.9 元。直播過程中“小楊哥”宣稱該產品為原切肉并非調理肉,且使用“不合成、不注水、不拼接、不腌制、零添加”的字樣。同時,三只羊抖音賬號商品掛櫥窗的商品詳情頁面顯示,“澳洲谷飼牛肉卷”是“原切肉”。同樣使用了“不合成、不注水、不拼接、不腌制、零添加”的字樣。上述銷售量合計 42811單,銷售金額合計3871607.18 元。
     
      青山區(qū)市監(jiān)局認為,鮮多裕明知委托生產的“澳洲谷飼牛肉卷”配料含牛肉、水、復配水分保持劑,但卻在其抖音店面、直播帶貨推廣、商品詳情頁面宣傳“原切肉”,側重宣傳“無添加”屬性,在主觀上有誤導消費者的故意;客觀上已經使消費者產生錯誤判斷,當事人采取不正當手段獲得了產品競爭的優(yōu)勢地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青山區(qū)市監(jiān)局對鮮多裕公司罰款人民幣50萬元。
     
      對此,武漢市青山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對“鮮多裕”處罰50萬元屬實。該工作人員稱,三只羊不在轄區(qū)內,無權處罰,不清楚處罰情況。
     
      三只羊屬地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則表示,暫時不清楚三只羊是否因“鮮多裕”假原切牛肉卷受到處罰。
     
      2024年9月中旬,“三只羊公司”帶貨“香港美誠月餅”事件引發(fā)網友熱議。
     
      有媒體報道稱三只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直播帶貨的“香港美誠月餅”未在香港生產及銷售,涉嫌“誤導消費者”。據悉,該月餅生產商為廣州市美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佛山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分別位于廣州花都和佛山南海。
     
      對此,2024年9月17日,合肥高新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通報稱,對三只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直播中涉嫌“誤導消費者”等行為,現已立案調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guī)處理。
     
      2024年9月18日,廣州市花都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關于涉美誠月餅的情況通報稱,在企業(yè)經營方面“目前暫未發(fā)現存在違法行為”,品牌授權和委托加工手續(xù)合規(guī),近期監(jiān)督檢查和食品檢測也無異常。
     
      通報稱,香港美誠食品集團在香港注冊有“美誠”、“香港美誠月餅”、“MEISUN”等核準在月餅商品上的商標,其把商標授權給廣州美誠食品公司使用,廣州美誠食品公司能提供香港美誠食品集團的登記資料和相關商標授權使用書等材料;廣州美誠食品公司委托廣州美誠科技公司加工“香港美誠月餅”產品,有委托加工合同,產品包裝材料均由廣州美誠食品公司提供,相關月餅產品外包裝及文字宣傳上均有使用“香港美誠月餅”字樣。通報還表示,8月中下旬,市、區(qū)兩級分別委托檢測機構對花都區(qū)月餅開展專項監(jiān)督抽檢,對廣州美誠科技生產的月餅產品專項抽檢3批次,結果全部合格。另,美誠食品公司主動將月餅產品送至有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機構進行委托檢驗,今年共送檢樣品32批次,結果全部合格。
     
      2024年9月18日,佛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答復稱:佛山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美誠禮”系列月餅產品,系由香港美誠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委托生產和廣州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委托生產。公司已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和食品生產許可證,目前暫未發(fā)現違法問題。
     
      2024年9月19日,合肥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情況通報,針對近期網絡反映的涉及三只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有關問題,合肥市市場監(jiān)管局已與商務局、公安局等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依法依規(guī)核查處理,堅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2024年9月26日, 合肥市場監(jiān)管通報三只羊帶貨“香港美誠月餅”、“澳洲谷飼牛肉卷”、“御徽緣梅菜扣肉”以及“兔年生肖茅臺酒”事件調查結果:2024年9月19日,合肥市成立聯合調查組,針對近期網絡反映的合肥三只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只羊公司”)直播帶貨中存在的有關問題開展調查。依據相關規(guī)定,擬決定對三只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共計6894.91萬元。針對三只羊直播帶貨中存在的相關問題,責令暫停經營限期整改,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對在工作過程中失察失職的單位和相關人員,紀檢監(jiān)察部門將立案調查,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理。
     
      情況通報顯示,三只羊受廣州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委托,直播推介“香港美誠月餅”時稱“香港美誠是一家專門做高端月餅的大品牌,已經做了將近20多年”,強調“美誠的、香港的、高端的月餅”等賣點,構成虛假、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行為。
     
      此外,三只羊受湖北鮮多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鮮多裕”)委托,直播推介“澳洲谷飼牛肉卷”,鮮多裕提供的推介信息宣稱該產品為原切肉。三只羊在未獲取原切肉檢測報告的情況下,仍根據鮮多裕提供的信息進行推介。鮮多裕實際發(fā)貨的肉品為調制肉。上述行為構成虛假的商業(yè)宣傳。
     
      對于消費者關注的帶貨“御徽緣梅菜扣肉”“兔年生肖茅臺酒”等,合肥市聯合調查組也給出了相應調查結果。
     
      據悉,三只羊公司受湖北小橙優(yōu)選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橙優(yōu)選”)委托,直播推介“御徽緣梅菜扣肉”。該產品系小橙優(yōu)選從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輝公司”)采購。小橙優(yōu)選向三只羊公司提供的推介信息稱產品原料為五花肉,直播內容與推介信息一致。小橙優(yōu)選和東輝公司合同約定“應使用五花肉制作梅菜扣肉”,并派員在東輝公司駐場品控。三只羊公司通過查驗資質、查看檢測報告、樣品試吃、現場檢查等方式進行核驗。聯合調查組對東輝公司、小橙優(yōu)選相關人員進行了詢問,被詢問人均確認“御徽緣梅菜扣肉”原料為五花肉。經查證財務賬目,小橙優(yōu)選按照以五花肉為原料的梅菜扣肉價格支付貨款。結合證人證言、視頻資料、賬目清單等,證實小橙優(yōu)選提供的“御徽緣梅菜扣肉”原料為五花肉。
     
      三只羊公司與杭州玖到家貿易有限公司、四川易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浙江紫氣東來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委托方”)簽訂《網絡推廣服務框架合同》,約定三只羊公司為委托方直播推介“兔年生肖茅臺酒”,明確三只羊公司僅為委托方提供直播推介服務,委托方負責發(fā)貨并保證商品質量。三只羊公司在直播中,根據委托方提供的信息推介商品。針對網上關于部分發(fā)貨商品與正品不符的信息,因發(fā)貨方在外市,按照地域管轄原則,將相關線索移送發(fā)貨方所在地相關部門核查處理。
     
      2024年9月26日晚,三只羊網絡官方公眾號發(fā)布聲明,就近期公司在直播中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問題致歉。公司將全面接受聯合調查組的調查處理意見和處罰結果,并愿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同時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全面開展公司內部整頓,依法經營,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2024年9月27日,就此前通報的月餅和牛肉卷現在如何處理,三只羊客服表示,鮮多裕牛肉卷或美誠月餅的訂單登記核實無誤后會為用戶退一賠三。
     
      2024年9月29日,媒體搜索發(fā)現,有多名網友曬出退一賠三到賬的截圖,表示已經收到了三只羊的賠付。對于能否賠付24年之前的月餅訂單,三只羊網絡官方客服表示,“目前優(yōu)先處理的是24年的月餅訂單,22-23年訂單已超出售后范圍。”
     
      2024年11月中旬,快手主播辛巴帶貨的“HomePro合普諾愛畢可免疫球乳鐵蛋白”調制乳粉,被博主實名舉報帶貨涉虛假宣傳。
     
      據悉,2024年10月19日,辛巴及其徒弟蛋蛋在一場直播帶貨中,宣稱一款名為“HomePro合普諾愛畢可免疫球乳鐵蛋白”的調制乳粉對感冒、鼻炎、發(fā)燒、腳氣、口氣等癥狀有效果,且能在兩小時內顯著提升免疫力。對此,抖音博主桃白白style多次發(fā)布視頻質疑辛巴帶貨的合普諾相關產品涉嫌虛假宣傳、夸大產品功效問題。并稱已向廣州市場監(jiān)管部門進行了實名舉報,且舉報已獲受理。對此,辛巴的快手店鋪“辛巴818專屬店”客服回應稱,“請您放心相關產品都是經過合格檢驗且符合相關產品標準,可正常使用哈。”對于上述調制乳粉服用后是否對孩子鼻炎、發(fā)燒有改善效果,淘寶、京東的HomePro官方旗艦店客服也未正面回應,僅回復“產品是合規(guī)的”。
     
      2024年11月底,辛選集團在其平臺售后賬號“辛選小助理”發(fā)布公告稱,針對辛選直播間10月19日帶貨的“合普諾Epicor愛畢可酵母調制乳粉”,產品經檢測無質量問題,但主播在講解中存在措辭不當,辛選決定對當天所售產品做退款處理,已發(fā)貨和被動退款用戶如有疑慮可申請退一賠三。
     
      針對直播帶貨中出現的問題,政府部門應加大對直播虛假宣傳行為的監(jiān)管力度,建立健全監(jiān)管機制,嚴厲打擊違法行為。行業(yè)協會應加強自律,建立健全行業(yè)規(guī)范,規(guī)范直播帶貨行為。加強消費者教育,提高消費者對虛假宣傳的辨識能力,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企業(yè)應注重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競爭力,避免依賴虛假宣傳手段。
     
      網友點評:
     
      有網友認為,直播帶貨作為新興的銷售模式,也是食品銷售的新鮮事、新業(yè)態(tài),利潤極其豐厚。流量帶來的巨額財富打破了老百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樸素認知,直播暴富的網紅們你方唱罷我登場,令人眼亂撩亂。在此誘惑下紛紛擁入的直播帶貨者們也開啟了內卷和互撕模式,給社會包括食品安全帶來諸多問題。
     
      此外,部分網友認為,規(guī)范直播帶貨任重道遠。電商本身是對傳統(tǒng)銷售渠道的補充完善,而非升級換代、更非取代。新興事物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經歷“野蠻生長”階段。在電商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當下,對其的監(jiān)管手段已經亟需與時俱進,不能再停留在事后處罰,而須建立起有效的事前預防、事中監(jiān)管體系。
     
      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野蠻生長進而肆意妄為的直播帶貨需要專業(yè)人士潑潑冷水、打打耳光,畢竟誰都不能游離于法治之外。
     
      另外,還有網友表示,頂流主播頻頻翻車,網絡并非法外之地,虛假宣傳應進行嚴厲打擊,直播帶貨也需做好合規(guī)管理!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此類商業(yè)活動的監(jiān)管,加強主播責任意識、平臺監(jiān)管和行業(yè)自律,推動直播電商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維護消費者權益和市場秩序。
     
      8、淀粉腸  (得票數425   關注度34%)
     
      2024年3月15日,媒體曝光了淀粉腸用雞骨泥代替雞肉、以次充好、脂肪含量越來越高、無專門國標等亂象,“淀粉腸塌房”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第一,引發(fā)網友熱議。
     
      據報道,雖然名字叫淀粉腸,但據記者調查,目前市面上銷售量較高的五種品牌淀粉腸,配料表第一位均是肉,其次為水,淀粉,白砂糖、味精、香辛料等調味料以及三聚磷酸鈉、焦磷酸鈉、六偏磷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誘惑紅等添加劑。據河南一淀粉腸生產廠家工作人員透露,淀粉腸的肉很少,“都是用的雞肉和雞骨泥,用鴨肉更便宜,大部分都是淀粉”。有媒體記者從電商平臺查詢發(fā)現,目前出售雞骨泥的多是經營寵物食品的商家,商家則表示:“骨泥不建議人吃,燒烤也不行”。
     
      對此,2024年3月16日,河南雙潤食品、山東夫宇食品、河南開開食品等公司相繼發(fā)布聲明,否認在淀粉腸中使用骨泥。
     
      河南雙潤食品有限公司發(fā)布聲明稱,公司在原材料采購、監(jiān)測、生產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遵循標準,公司生產的產品主要原材料為精選優(yōu)質淀粉和精選雞肉,從未購進和使用過各種骨泥、鴨肉等原材料,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山東夫宇食品有限公司發(fā)聲明稱,2024年3月15日下午,棗莊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就對該司現場進行了突擊檢查,經檢查產品未使用各種骨泥等原料,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河南省開開食品有限公司發(fā)聲明表示,2024年3月15日晚,河南省駐馬店市和遂平縣公安局、市場監(jiān)管部門已對公司進行突擊檢查,公司使用的原料和成品均未使用各種骨泥等原料,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公司嚴格按照國家和企業(yè)標準執(zhí)行,和80%以上經銷商具有15年供銷關系。所有原材料購進均由大廠正規(guī)企業(yè)購入,每批材料均有合格證和質量認證,隨時接受客戶和市場監(jiān)管部門檢查。
     
      此外,據報道,全國肉禽蛋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曾起草制定了國家標準《火腿腸質量通則》,2024年3月16日,該委員會秘書長劉振宇表示,該標委會主要負責實施商品名帶“肉”的食品標準化工作,所以過去沒有制定“淀粉腸”國標。劉振宇稱,考慮到淀粉腸配料表中標注的主要配料是肉類,此次媒體報道也備受關注,肉禽蛋標委會再次開會研究要不要做“淀粉腸”國家標準,有結論后會向公眾發(fā)布。
     
      網友點評:
     
      網友們普遍認為,淀粉腸本身是一個正常的產品,淀粉腸因含淀粉多肉少而得名,因其有獨特的口感、價格低廉、攜帶存儲等優(yōu)勢,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一些網友對該事件提出質疑,有網友表示,在特殊的時間被莫名惡炒,究竟是“何不食肉糜”者的好心做壞事,還是惡意競爭的劇本戲?也有網友表示,關于所謂“淀粉腸”的危害,現有的各種揣測議論甚至造謠的為數不少,但能拿出真憑實據證明的卻不見蹤影。
     
      大部分網友認為,那些塌房的“淀粉腸”是消費者一味追求低價的結果,也是部分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用廉價的骨粉代替肉謀取不正當利益等行為造成的。網友們紛紛認為,“一分錢一分貨,十分錢兩分貨。”質量是有成本的,質量越高、成本就越高,且成本增幅往往超過質量。雖然“淀粉腸”的存在是有其市場需求的,卻絕不能用它來以次充好成“十分錢一分貨”。因此,網友們提出,監(jiān)管部門應盡快完善相關標準制定,加強市場監(jiān)管,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和違規(guī)添加行為,打擊以次充好,讓民眾吃上放心的“淀粉腸”。消費者也應提高警惕,仔細查看產品配料表,選擇正規(guī)品牌,保障飲食健康與安全。
     
      此外,還有網友指出,滿足食品標準的骨泥,可以作為食品原料。不論使用不使用骨泥,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的產品,可以上市銷售,但應如實標識其配料、營養(yǎng)成分,消費者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9、鬼秤(得票數342  關注度 27%)
     
      2024年,食品領域“鬼秤”事件頻發(fā),引發(fā)網友廣泛關注。
     
      2024年4月21日,自媒體創(chuàng)作者“B太”在青島小港水產品市場發(fā)現業(yè)戶涉嫌使用“鬼秤”問題,引發(fā)網友熱議。4月28日,青島市市南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情況通報稱,接到舉報后立即安排執(zhí)法人員對該市場進行了全面檢查,目前排查出問題秤具6臺,已檢定為不合格秤具3臺,其他3臺正在檢定中,后續(xù)將根據檢定結果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理。同時已嚴肅約談該市場主辦方,并對全體業(yè)戶開展警示教育。
     
      2024年5月中旬,河南鄭州。李女士稱在絕味鴨脖買了5條魷魚價格88元。小票顯示魷魚306g,回家稱后才128g,鴨鎖骨478g稱后也才304g,質疑店家使用鬼秤。記者到店復稱發(fā)現確實與李女士稱重一樣,店員表示可能旁邊有水杯導致重量變化。5月16日,店家表示當天是5折優(yōu)惠,5條魷魚顯示88元實則收費44元,至于鬼秤的問題,也是店員的疏忽所致。隨后,市場監(jiān)管的工作人員也到了現場,店家當即退了差價并賠款。
     
      2024年5月16日,有博主發(fā)布一則視頻稱,他在江蘇連云港海鮮蔬菜直銷市場買海鮮時遭遇“鬼秤”,與對方理論反遭市場管理方搶奪手機。視頻一經發(fā)布,隨即引起熱議。
     
      對此,2024年5月17日,“海州發(fā)布”官方微博發(fā)布情況通報稱,5月16日,網民發(fā)布視頻稱,在海州區(qū)某市場購物時發(fā)現一商戶短斤少兩,并被市場主辦方工作人員搶奪手機。該區(qū)立即成立聯合調查組開展調查。初步查明,涉事商戶許某存在短斤少兩行為。市場監(jiān)管部門現已對涉事商戶和市場主辦方的違法行為依法立案調查,公安機關對市場主辦方工作人員曹某搶奪手機等行為受案調查。目前,市場主辦方已將涉事商戶清理出場,對搶奪手機工作人員予以辭退。
     
      2024年5月19日,“今日海州”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情況續(xù)報稱,針對5月16日網民在相關平臺發(fā)布的“海州區(qū)某市場購物時發(fā)現一商戶短斤少兩,并被市場主辦方工作人員搶奪手機”的視頻,經調查核實,現將有關處理情況通報如下:區(qū)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對涉事商戶和市場主辦方的違法行為已經調查終結,予以行政處罰告知。對涉事商戶許某某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罰款3萬元;對市場主辦方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并罰款35萬元。區(qū)公安機關依法對存在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市場主辦方工作人員曹某某、王某某,涉事商戶許某某及其親屬徐某某、時某某予以行政拘留。
     
      2024年5月20日,江蘇連云港市海州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局長陳賢斌就連云港鬼秤事件道歉。他說:“這件事情,也暴露了我們在市場監(jiān)管秩序、行政執(zhí)法以及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問題,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這里,我也真誠給大家道個歉。我們要以此次事情為契機,深刻汲取教訓,切實將我們各項整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狠抓農貿市場的監(jiān)管,同時輻射到商超、酒店、步行街等重點場所,嚴厲打擊短斤少兩、食品安全、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同時要更加注重加強市場主辦方人員的培訓教育,切實規(guī)范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廣大市民打造一個良好的消費環(huán)境。”
     
      2024年5月23日,市場監(jiān)管總局向江蘇省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出掛牌督辦函,對江蘇連云港市海州區(qū)海鮮蔬菜直銷市場“鬼秤”事件查處實行掛牌督辦。
     
      繼連云港“鬼秤”事件之后,5月18日,有網友通過抖音平臺反映其在江寧區(qū)某農貿市場買魚時,一商戶存在“缺斤少兩”的情況,并被市場方管理人員搶摔手機。
     
      視頻中,男子在南京東山第二農貿市場買魚遇缺斤少兩問題,找賣家理論時賣家承認自己所用的秤是九兩秤。隨后男子要求與賣家一同找管理方,結果跟市場管理方發(fā)生爭執(zhí),工作人員搶砸手機,還稱“什么東西,你拍什么東西,賠你個手機就是了,還要弄你一頓”。
     
      2024年5月19日,江寧區(qū)聯合調查組發(fā)布情況通報稱,經查,該事件發(fā)生于4月22日。在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報警后,江寧警方迅速出警,依法進行處置。目前,江寧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已對涉事農貿市場主辦方和涉事商戶立案調查,市場方對涉事商戶予以清退。
     
      2024年6月7日,有網友在網絡平臺發(fā)布“廣西路邊攤現榴蓮鬼秤,8斤稱出18斤”的視頻或文章。據悉,6月6日晚,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北湖路附近,有游客稱,在街邊攤買了一個18斤重的榴蓮,復秤發(fā)現榴蓮僅8斤2兩,之后找攤販理論。就在游客準備報警時,攤販突然大喊“來打我啊”。
     
      2024年6月8日,廣西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連續(xù)發(fā)布兩次情況通報稱,該局立即組織執(zhí)法人員對該事件進行調查,對當事攤主進行了問詢,攤主已承認其存在缺斤少兩行為。經立案調查,依據計量法有關規(guī)定,我局對存在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行為的流動榴蓮攤販攤主,作出沒收經檢定不合格的電子計價秤1臺、沒收違法所得290元并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
     
      誠實信用是經濟活動的基本準則,市場經營業(yè)戶、餐飲單位在經營活動中應當恪守誠實信用原則,公平有序競爭,守法誠信經營,提升服務質量,嚴格行業(yè)自律,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費環(huán)境。
     
      市場監(jiān)管部門應加強對市場的日常巡查和監(jiān)督,確保商家使用的計量器具準確可靠。對于涉嫌使用“鬼秤”的商家應嚴懲不貸。通過立法提高使用“鬼秤”的處罰力度,增加違法成本,讓商家不敢輕易違規(guī)。通過宣傳和教育,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鼓勵消費者在遇到“鬼秤”問題時積極投訴和舉報,維護自身權益。
     
      網友點評:
     
      網友們普遍認為,缺斤少兩的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機制。
     
      大部分網友認為,造成“鬼秤”事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使用“鬼秤”的不法商家處罰力度嚴重偏低、監(jiān)管部門的監(jiān)管力度不夠、消費者維權意識不強等。那么,如何杜絕“鬼秤”事件的發(fā)生,網友們紛紛建言獻策。
     
      有網友指出,消費者應積極維權,監(jiān)管部門需加強檢查,從嚴處罰,讓“鬼秤”無處藏身;有的網友表示,現在普遍使用的不少電子臺秤,從其設計理念上就主動迎合人性非分貪欲,能夠輕易買到這樣的鬼秤,是欺詐泛濫的重要前提之一,所以,打蛇打七寸,嚴管計價秤的制造和銷售,才可能實現“騙不了”。同時,重罰失信商戶還是讓其“不敢騙”的主要手段,而普遍的單純罰金了事并不能充分體現失信的代價,只有納入征信體系,讓失信人充分承壓才能讓“不敢騙”進而“不想騙”的理念深入人心;也網友提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市場都有公平秤和不良商家信息公布的舉措,希望能在全國推廣開來,強化消費者的信心;還有網友指出,監(jiān)管部門應該多增加一線人員,并加強對菜市場、農貿市場等經營場所的不定時巡查,這樣才能起到震懾作用;還有網友表示,對商販的稱全部定期強制檢定可能并不現實,但是計量器具監(jiān)管部門可以不時的走進菜市場,主動提供檢定服務等。
     
      人無信不立,業(yè)無信不興。希望“鬼秤”事件能夠警醒那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商家,誠信經營才是正道。只有讓誠信之風吹遍市場的每個角落,才能構建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

      10、小林制藥紅曲風波(得票數308  關注度24%)
     
      2024年3月,日本藥企小林制藥含有紅曲成分的保健品召回事件登上熱搜,引發(fā)廣泛關注。
     
      2024年3月22日,日本小林制藥株式會社稱,有部分消費者在使用該公司生產的含有紅曲成分保健品后,出現腎臟部位疾病。截至22日,已有13人投訴出現身體不適癥狀,其中6人已入院治療。該公司對成分進行了分析,發(fā)現部分原料可能含有公司掌握之外的未知成分。之后,公司以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為由,緊急召回該公司生產的約30萬份含有紅曲成分的保健品。
     
      2024年3月24日,小林制藥透露稱曾向飲料及食品生產商等約50家公司提供紅曲。隨后,日本各食品、酒類制造商陸續(xù)宣布回收含有小林制藥生產的紅曲相關產品。
     
      2024年3月25日,已有33人服用日本小林制藥公司生產的含有紅曲成分保健品后出現腎臟疾病等健康狀況異常情況,其中26人住院。
     
      2024年3月27日,關于日本小林制藥公司含有紅曲成分保健品損害健康的問題,日本厚生勞動省26日表示向該公司負責人詢問情況后獲悉有第二例死亡報告。此外該公司還報告,服用保健品后住院的患者達到106例,向該公司窗口咨詢數量約達3000件。
     
      2024年3月27日晚間,小林制藥(中國)有限公司發(fā)布協助小林制藥株式會社自主召回使用紅麹原料相關產品的聲明稱,根據小林制藥株式會社的公告,本次自主召回涉及三款產品,這三款產品均未在中國大陸市場上市銷售。有中國消費者通過海外跨境平臺、境外實體店鋪或是其它渠道購買了相關產品,對此,公司將積極提供產品回收的協助。
     
      2024年3月28日,據日媒消息,又有2人在服用小林制藥公司生產的含紅曲成分保健品后因腎臟等疾病問題死亡,目前死亡人數已升至4人。日本政府公布小林制藥紅曲原料批發(fā)商與最終購買商名單,要求自查并提交報告。
     
      2024年3月29日,小林制藥稱其紅曲產品中導致問題的成分可能為“軟毛青霉酸”。
     
      2024年3月2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fā)布消費提示。為切實保護好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立即停止服用有關產品,積極配合召回;服用后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yī);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藥品。
     
      2024年3月30日,日本政府工作人員進入小林制藥大阪工廠檢查。
     
      2024年4月1日,日本小林制藥公司宣布開設退貨接待中心。
     
      2024年4月12日,日本消費者廳以6795種(1693家企業(yè))申報為功能性食品的產品為對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此前醫(yī)療從業(yè)人員曾向相關企業(yè)發(fā)出過涉及18種產品、共117例損害健康報告。
     
      2024年4月19日報道,從小林制藥含紅曲保健品原料樣本中,確認到除已發(fā)現的“軟毛青霉酸”以外的兩種預想外物質。
     
      截至2024年5月27日,小林制藥公司含紅曲成分保健品已致5人死亡,1600多人就醫(yī),累計280余人住院。
     
      2024年5月28日,針對日本小林制藥公司含紅曲成分保健品致消費者健康受損問題,日本厚生勞動大臣武見敬三表示,經與相關領域專家共同研究,已基本認定從小林制藥生產的問題紅曲原料中檢出的軟毛青霉酸會對腎臟造成負面影響。
     
      2024年5月29日,日本大阪市政府發(fā)布信息稱,在小林制藥公司大阪工廠的6處場所檢測到了青霉菌。
     
      2024年6月28日,日本厚生勞動大臣武見敬三在記者會上稱,疑因服用小林制藥公司含紅曲成分保健品而死亡的消費者人數新增76人。此前已報告死亡人數為5人。
     
      2024年7月8日,日本大阪市市長表示,截至 7 月 5 日,疑因服用小林制藥公司含紅曲成分保健品而死亡的消費者人數增至93人。
     
      2024年7月11日,據日媒消息,截至 7 月 10 日,疑因服用小林制藥公司含紅曲成分保健品死亡、具體死因正在調查的人數增至100人。
     
      2024年7月23日,日本小林制藥公司公布了外部專家調查應對與含紅曲成分保健品有關的健康受損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盡管認識到紅曲培養(yǎng)罐有青霉附著,但制造現場放任不管。此外還發(fā)現在掌握腎病的病例后,面對醫(yī)生的咨詢也回答稱“沒有副作用”。外部專家批評了對消費者說明滯后的小林制藥的做法。截至7月21日,正在調查因果關系的疑似死亡案例,包括最初公布的部分在內,合計達到101人。
     
      2024年8月14日,日本小林制藥公司公告稱,關于疑似與“紅麹”(紅曲)保健品存在關聯、接到遺屬等咨詢的死亡事例,向日本厚生勞動省漏報了11人。小林制藥稱“本應匯報的事例未能匯報”。
     
      據小林制藥透露,接到消費者咨詢時,負責人的統(tǒng)計工作出現了失誤。
     
      2024年8月19日,日本小林制藥公司開始面向疑似與紅曲保健品存在關聯的健康受損者,受理醫(yī)療費、相關精神損失費等補償。
     
      截至2024年8月22日,正在調查的疑似與該保健品有關的死亡人數增至119人。
     
      2024年9月18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就小林制藥含紅曲成分保健品導致消費者健康受損事件表示,已確認在問題原料中檢測出的“軟毛青霉酸”是導致健康受損的原因。軟毛青霉酸是由青霉菌產生的一種天然化合物。
     
      2024年11月8日,日本小林制藥公司發(fā)布消息稱,受到含紅曲成分保健品致消費者健康受損事件的影響,由于產品召回以及賠償等原因,相關損失累計達到10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75億元)。
     
      小林制藥含紅曲成分保健品導致消費者健康受損事件損害了該公司的信譽并動搖了其管理層。在保健食品的需求不斷上升的如今,意外事故和副作用帶來的風險再次凸顯。
     
      作為消費者,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堅持從個人實際需要出發(fā)理性消費。相關部門應強化對跨境電商平臺的管理,引導平臺企業(yè)壓實主體責任,對于跨境商品,特別是跨境保健品和藥品要選擇正規(guī)的品牌授權渠道進口,確保商品符合國家的質量和安全標準。一旦海外品牌出現問題,平臺要同步通知國內消費者,并積極協助消費者做好維權工作。
     
      網友點評:
     
      在企業(yè)態(tài)度和輿情處理方面,有網友對小林制藥予以認可,也有網友對行業(yè)人士推崇“國外食品更安全管理更規(guī)范”提出質疑。
     
      有網友認為,日本小林公司在發(fā)現產品質量問題后,不隱瞞,主動向政府報告,向公眾披露,主動召回問題產品。如果以中國的《食品安全法》來評定日本小林公司的行為,該公司的善后措施合法合規(guī)。近些年來,我國所發(fā)生的食品安全案例,幾乎都是由政府部門監(jiān)督抽查發(fā)現,或者是新聞媒體披露,或者是公民舉報,幾乎未見到過食品企業(yè)主動揭丑的,更不要提主動向政府報告、向公眾披露。
     
      然而,有網友認為,小林制藥保健品致死案例說明食品安全不分國別,是普遍存在的共同問題。當事件剛被曝光的時候,小林制藥的道歉和賠償聲明曾贏得一些推崇“國外食品更安全管理更規(guī)范”的行業(yè)人士們的贊美。如今100多人的致死事件,推崇國外食品安全管理更規(guī)范的人士們能否分享一下日本政府對企業(yè)及其管理人員處理的相關信息?
     
      更多的網友通過該事件,聯想到的是相關領域涉及到的食品安全和風險問題。
     
      有網友對民間自制發(fā)酵食品安全性表示擔憂。網友認為,此事件最值得大書特書的經驗教訓,是發(fā)酵過程的不可控性。我國民間自制發(fā)酵食品的風俗早已有之,如:紅茶菌。同時,隨著近年來“酵素”概念的炒作,吸引更多人使用果蔬自制“酵素”。但是,現代工業(yè)化條件下,都無法完全控制發(fā)酵菌種與其代謝產物,更何況簡陋的家庭條件?自制發(fā)酵食品,需慎之又慎。
     
      有網友表示,紅曲米和紅曲紅在我國的食品工業(yè)領域中的應用也非常廣,類似的風險也可能存在,但很遺憾,從目前已知的風險監(jiān)測計劃來看,針對食品添加劑紅曲米、食品添加劑紅曲紅、釀造紅曲、功能性紅曲以及相關酒類、肉類、調味品、保健食品中的軟毛青霉酸監(jiān)測并沒有提上日程,希望能夠早日看到針對性的風險監(jiān)測和評估結果。
     
      此外,針對該事件,有網友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網友表示,調查發(fā)現,企業(yè)未嚴格執(zhí)行生產規(guī)范要求,導致紅曲在發(fā)酵過程中,產生了其他“雜菌”和“副產物”造成了此次的生產事故。企業(yè)要注重強化生產過程管理,確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標準法規(guī)要求;同時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部門需要加強食品中各類未知成分和新的風險因子的研究,為企業(yè)改善生產經營提供有價值的科學建議。

    日期:2025-03-03
     
     
    [ 食品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行業(yè)相關食品資訊
     
    會展動態(tài)MORE +
     
    推薦圖文
    按字母檢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網資訊部  電話:0535-2122172  傳真:0535-2129828   郵箱:news@foodmate.net   QQ: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av天堂手机在线免费| 丰满人妻被公侵犯的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不卡| 性夜夜春夜夜爽aa片a| 亚洲成AV人片无码不卡| 大陆成人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日本成人字幕在线不卡| 女同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AV永久天堂在线观看| 日韩va高清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性动态图av无码专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古装片|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97人伦色伦成人免费视频|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亚洲熟女国产熟女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字幕精品毛片专区|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亚洲AV激情一区二区二三区| 青青草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免费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 亚洲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费| 亚洲图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毛片内射白浆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