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訊 3月19日《華爾街日報》刊登一項評論稱,自去年11月份至今,由于檢出轉(zhuǎn)基因成分,中國已退運近100萬噸美國玉米,這對美國農(nóng)產(chǎn)品出口造成嚴重打擊。
報道稱,Viptera基因能給作物帶來超強的抗蟲能力,并降低霉菌毒素的侵害。美國在2010年批準種植含有Viptera的作物,包括加拿大在內(nèi)的其他幾個國家隨后也批準了含有該轉(zhuǎn)基因成份作物的種植,歐盟(European Union)以及全球十幾個國家都在2012年批準進口含Viptera的作物。
亨利.米勒認為,中國只有在轉(zhuǎn)基因作物在出口國獲準種植后才會啟動這種作物的審批過程,最快也是在兩年之后,而對于Viptera,兩年的滯后時間已拖至四年,而且什么時候能獲批似乎還遙遙無期。
亨利.米勒抱怨稱,中國拒收美國轉(zhuǎn)基因玉米的決定和食品安全無關(guān),中國在去年11月份的通知中只提到Viptera未獲準進口,但在去年早些時候,中國還從美國進口了近100萬噸含Viptera成份的玉米,中國還接收了從阿根廷進口的含Viptera的玉米。
亨利.米勒(HENRY I. MILLER):醫(yī)師兼分子生物學家,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成員,他還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生物技術(shù)辦公室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