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日益增強和《“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的深入實施,天然來源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已成為研發(fā)領域的熱點。在眾多獲批的天然物質(zhì)中,多酚類化合物因其廣泛的生物活性而備受關注。2025年,國家衛(wèi)健委先后發(fā)布第1號和第3號公告,正式批準甜葉菊多酚和櫻花多酚為新食品原料。加上2022年已獲批的甘蔗多酚,這標志著我國多酚類新食品原料的開發(fā)邁入了全新階段。食品伙伴網(wǎng)搜集整理了目前已批準的多酚類原料的來源、工藝、生理功能及應用等信息,對這類新食品原料進行全面解讀。
01
甘蔗多酚:農(nóng)業(yè)副產(chǎn)物的高值化利用
甘蔗多酚是以甘蔗為原料,經(jīng)壓榨、過濾、提取等工藝制成的粉體或液體物質(zhì)。研究表明,甘蔗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降血糖功能。體內(nèi)外實驗顯示,其通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效延緩餐后血糖上升[1]。
甘蔗多酚在國際市場已獲廣泛認可,美國、歐盟、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等均批準其作為食品原料使用。國內(nèi)市場應用日趨成熟,如元氣森林倍燃運動營養(yǎng)飲料添加甘蔗多酚。此外,在糖果等產(chǎn)品中也能發(fā)現(xiàn)它的身影。
02
甜葉菊多酚:天然甜味劑之外的代謝調(diào)節(jié)潛力
甜葉菊以其甜味成分——甜菊糖苷而廣為人知,作為天然甜味劑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yè)。甜葉菊的葉片還富集綠原酸、咖啡酸、異綠原酸等多酚化合物。正是這些多酚物質(zhì),賦予了甜葉菊除甜味之外的獨特健康益處。甜葉菊多酚以菊科甜菊屬植物甜葉菊的葉為原料,經(jīng)過乙醇提取、過濾、純化、濃縮、干燥等工藝制成,總多酚含量≥40 g/100g。
研究顯示,甜葉菊多酚具有優(yōu)異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在改善代謝綜合征方面展現(xiàn)巨大潛力,包括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脂水平等。此外,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抑制作用[2],也預示著其在天然抗菌防腐領域的廣闊前景。
03
櫻花多酚: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的融合
櫻花多酚以薔薇科李屬植物日本晚櫻的花為原料,經(jīng)乙醇提取、過濾、濃縮、干燥、粉碎等工藝制成。主要成分為蛋白質(zhì)和多酚類物質(zhì)。
櫻花多酚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抗氧化性能,能有效清除自由基[3]。除了在功能性食品領域的應用潛力,在美容護膚領域,櫻花多酚對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使其成為潛在的天然美白成分。
04
安全性評估
上述三種多酚類原料均已通過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的嚴格安全性評估,在推薦劑量(見表1)和允許使用的食品類別范圍內(nèi)使用,被證明是安全可靠的。需特別注意的是,鑒于在嬰幼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資料不足,從風險預防原則考慮,上述人群不宜食用。
表1 多酚類新食品原料推薦食用量
產(chǎn)品類別
|
總多酚
|
推薦食用量
|
甘蔗多酚(粉體)
|
≥200g/kg(以沒食子酸計)
|
≤1克/天(以總多酚含量200g/kg計)
|
甘蔗多酚(液體)
|
≥14.8g/kg(以沒食子酸計)
|
≤10克/天(以總多酚含量14.8 g/kg計)
|
甜葉菊多酚
|
≥40g/100g(以沒食子酸計)
|
≤500 毫克/天(以總多酚含量40 g/100g計)
|
櫻花多酚
|
≥12g/100g(以沒食子酸計)
|
≤350 毫克/天(以總多酚含量12 g/100 g計)
|
05
結(jié)語
中國新食品原料政策的不斷完善,為天然植物多酚類物質(zhì)的開發(fā)與應用開辟了廣闊前景。甘蔗多酚、甜葉菊多酚和櫻花多酚的獲批,不僅豐富了我國功能性食品原料的選擇,也推動了農(nóng)產(chǎn)品副產(chǎn)物的高值化利用和天然資源的深度開發(fā)。隨著生物技術與營養(yǎng)科學的融合發(fā)展,這些多酚類原料有望在功能性食品等領域發(fā)揮更大作用,為“健康中國”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貢獻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 黃齊齊,房韜文,羅怡雯,等。甘蔗多酚提取、純化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yè)科技,2024,45(09):389-398.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60124.
[2] Myint K Z, Wu K, Xia Y, et al. Polyphenols from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leaves and their functional properties[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20, 85(2): 240-248.
[3]Zhu Y, Wang Z, Li X,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key anti-glycation polyphenols in Sakura through metabolic profiling and in vitro assessments[J]. Food Chemistry: X, 2025, 27: 102416
